凤宁号“无烟”正山小种红茶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凤宁号“无烟”正山小种红茶

正山小种的由来

正山小种,又称拉普山小种,属红茶类,与人工小种合称为小种红茶。首创于福建省崇安县(1989崇安撤县设市,更名为武夷山市)桐木地区。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,亦称红茶鼻祖,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,由福建武夷山深处当地茶农于明朝中后期机缘之下创制而成。后来在正山小种的基础上发展了工夫红茶。

“正山小种"红茶一词在欧洲最早称 WUYI BOHEA,其中WUYI 是武夷的谐音;在欧洲(英国)它是中国茶的象征,后因贸易繁荣,当地人为区别其它假冒的小种红茶(人工小种或烟小种)扰乱市场,故取名为"正山小种","正山"指的是桐木及与桐木周边相同海拔;相同地域;用相同一种传统工艺制作;品质相同,独具桂圆汤味的统称"正山小种","正山"既指正确正宗的意义,而"小种"是指其茶树品种为小叶种,且产地地域及产量受地域的小气候所限之意;故"正山小种"又称桐木关小种。

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,就像一块保留地,内涵隽永却又无声无息。明朝中后期,世界红茶鼻祖——红茶就诞生在桐木关。

明初,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发展经济,减轻民众负担,下旨罢造团茶,改贡散茶,一向以团茶龙凤饼著称的武夷贡茶,在改制散茶时,因其制作散茶的技术落后,生产出来的散茶品质低劣,走入了有史以来最低谷。从清代周亮工的记载:"前朝不贵闽茶,即贡茶亦只备宫中盏之需。"可以看出当时改制散茶后,武夷茶处境的尴尬。

◬ 桐木村 正山小种产区

明朝中后期的某年(1568年),在采茶的季节,有一支军队路过于此,晚上驻扎于今天的桐木村,当地茶农未曾见过如此动乱场面,当天已采摘的茶青没有来得及制作茶叶,第二天已经发酵。为了挽回损失,茶农以当地马尾松干柴进行炭焙烘干,并通过增加一些特殊工序,以最大程度保证茶叶成份。制成的茶叶运往镇上销售,本是无心之作的茶叶,却受到大量茶客的欢迎与喜爱,接下来订单逐年增多,需要整个桐木都全力生产此种茶叶,才可勉强满足市场的需求,也使得桐木远近闻名。

16世纪末17世纪初(约1604年),正山小种被远传海外,由荷兰商人带入欧洲,随即风靡英国皇室乃至整个欧洲,并掀起流传至今的"下午茶"风尚。自此正山小种红茶在欧洲历史上成为中国红茶的象征,成为世界统饮名茶。

正山小种红茶最辉煌的年代在清朝中期。据史料记载,嘉庆前期,中国出口的红茶中有85%冠以正山小种红茶的名义,鸦片战争后,正山小种红茶对贸易顺差的贡献作用依然显著。在正山小种红茶享誉海外的同时,福建的宁德、安徽的祁门等地也开始学习正山小种红茶的种植加工技术,正山小种红茶的加工技艺也逐渐地传入国内各大绿茶、泉城绿、泉城红、乌龙茶、普洱茶产区,最终形成了如今闻名全国的工夫红茶。

明末时期,崇安县令为重振武夷茶,引进先进的制茶技术,"招黄山僧以松萝法制建茶"。"松萝法"是当时绿茶炒青的制茶法,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制茶技术。武夷山在引进"松萝法"后,却出现了另一种情况:武夷山的茶农采摘茶青的时间,往往集中在天气晴朗的上午进行。大量堆积的茶青未能及时处理,自然萎凋后,有些会在堆积中发酵,而萎凋后的茶青炒制后,再烘干,会出现茶汤色变红的现象。也可以说,正山小种红茶技术的发现,是一个巧合过程。

正山小种红茶繁荣于17世纪,美尤克斯《茶叶全书》的"茶叶年表"记述,1705年,爱丁堡金匠刊登广告,绿茶(GREEN TEA)每磅售十六先令,红茶(BLACK TEA)三十先令。英传记作家玛丽返蓝尼夫人记当时茶价为红茶(BOHEA)二十至三十先令,武夷(BOHEA),中国福建省武夷(WU-1)山所产的茶,通常用于最好的中国红茶(CHINA BLACK TEA)。由于正山小种红茶茶味浓郁、独特,在国际市场上备受欢迎,远销英国、荷兰、法国等地。老茶师、英国人诺顿夸奖说:"喝这种茶胜过饮人参汤"。

◬ 福琼将偷盗来的茶苗运回加尔各答种植

“遥远的武夷绽放我的新世界,酒总让我沉沦,茶和咖啡,才能给我们更多的自觉。”

——拜伦《唐·璜》

英国17世纪著名诗人拜伦在他著名的长诗《唐璜》里写道:"我觉得我的心儿变得那么富于同情,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;真可惜,酒却是那么的有害,因为茶和咖啡使我们更为严肃。"称正山小种红茶为武夷红茶,给予富有文学浪漫色彩的赞评。

1734年崇安县令陆延灿著《续茶经》中即称:"武夷茶在山者为岩茶,水边者为洲茶……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,工夫茶之上又有小种……"

19世纪70年代远销欧美各国,年产量2。4万担之多。后因战事频繁,产量逐减,至1949年产销几乎绝迹。50年代后才得到恢复和发展,最高年产量达2万担左右。正山小种红茶又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国内外消费者面前。

数百年来,各地红茶层出不穷,但为何正山小种红茶却仍然是独一份呢?这和它不可复制的生态环境是密不可分的。

武夷山桐木一带,地势高峻,海拔约在600~1200米,年平均气温约在11℃~18℃。春夏两季,终日云雾缭绕,有雾的日子占了全年的将近三分之一,而且年平均湿度在80%左右,可以说是福建省气温最低、降雨量最大、相对湿度最大、雾日最多的地区。

“高山云雾出好茶”这一法则在正山小种这里依然适用。作为自然、文化“双世遗”的桐木关自然保护区,常年人烟稀少,云雾缭绕。8~18度的平均气温,湿润干净的环境,俨然是动植物的“天堂”。漫长雾日下,茶树在阔叶里与毛竹林间缓缓生长,孕育出独一无二的山林气韵,饮之入喉。“就像雨天,独自行进在森林里,嗅闻到湿哒哒的落叶味道”。

高山云雾的环境,加上昼夜温差较大,利于茶叶的光合作用,能形成较多的有机物质,氨基酸含量高,对茶汤起苦涩味的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较少。

而且土质含有较多的砂砾石,这种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,让这里的茶叶持嫩性好、香气高扬、内含物质丰富,茶汤甜醇。

优质的原料是一款好茶的底子,足够优质的原料,加上高水平制茶师的工艺加持,造就了正山小种红茶条索肥实、色泽乌润、汤色金黄、香气浓郁、滋味醇厚,高山韵明显的特点。

对正山小种所做的理化成分分析可看出,正山小种发酵充分,茶多酚以及儿茶素转化明显,所以正山小种不苦不涩、滋味醇厚而甘滑。

而通过对正山小种红茶无机成分的分析发现,正山小种红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。

正山小种分烟种和无烟种,以在制作工艺上是否有用松针或松柴熏制而成的为区分依据:有用松针或松柴熏制的称为"烟正山小种"; 没有用松针或松柴熏制的,则称为"无烟正山小种"。正山小种的这两种不同制作工艺生产出来的茶有较为明显的区别。

首先,从外形条索来看,这两种工艺制作出的正山小种的并没有太大区别;无烟正山小种的外形色彩为深褐色,因为熏制的原因,烟正山小种的干茶色彩更黑而润泽些。

其次,从汤色上区别,无烟正山小种汤色红艳,清澈明亮; 烟正山小种则色彩更加浓艳。

再次,从内质上区别,这两种工艺制作的正山小种都有明显的甜味,但烟正山小种的桂圆汤香甜味更显著,另具有独特的松烟香味。而无烟正山小种花果香更为突出,滋味香甜清新可口。这两种工艺的正山小种在存放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变化。

近期,凤宁号百年工夫红茶系列给大家带来的是一款花果香馥郁的“无烟”正山小种红茶。

|| 正山小种·环境参数 ||

产地:福建省·武夷山

采摘时间:早春

海拔:1100-1500m左右

土壤:山地黄红壤

茶种:老枞

||正山小种·开汤品鉴 ||

外形:条索紧结,色泽乌黑油润,匀整。

香气:花果香馥郁,绵柔悠长。

汤色:金黄透亮

滋味:入口甜润,汤感细腻顺滑,汤水含香。

叶底:橙红透亮,油润鲜活。